公司动态

安徽省属企业:“改”出一片新天地

时间: 2021-06-10 信息来源: 总裁办公室

编者按

安徽脊梁有多硬?省属企业有多红?人民网安徽围绕安徽国资国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开展国企风范 安徽脊梁系列主题采访活动。今天,推出第一篇报道。

翻开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史,有这样一个群体散发着耀眼光芒。

它们中,有冶炼了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的铜陵有色;有创造了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美誉的海螺水泥;有主导产品涵盖商用车、乘用车多个细分领域并持续发力、领跑新能源的江淮汽车;还有在我国煤炭工业行业举足轻重的淮南矿业、淮北矿业……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安徽省属企业。

历史长河中,它们是稳就业、贡利税、促创新的尖兵,是推动全省经济总量由居中迈向靠前主力军,更是安徽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见证者、实践者。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唯有改革者方能留其名。新征程中,它们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谋篇布局下,在安徽省国资委的具体指导下,放下功劳簿,肩扛国企改革大旗,以《安徽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为纲,坚定地向更高质量发展开拔

 

江汽集团生产线。图为机器人正在进行焊接。人民网 王晓飞摄

 

强强联合,

追求体量强调质量

一边是有着不俗市场表现的自主品牌车企,另一边是世界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两者的牵手,能够擦出怎样的火花?

那是4年前的2017年,一家名为江淮大众的合资汽车公司横空出世。它由安徽省属企业江汽集团与大众汽车联合创立。

如果评选当年的车市十大新闻,那么两者的强强联合将毫无悬念地上榜。要知道,在这之前,大众汽车在我国仅有2家合资公司,即早已名声大噪的上汽大众、一汽大众。

到了2020年,合作更进一步。通过增资扩股,大众汽车在合资公司的占股比例提至75%,合资公司也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牵手对于江汽集团的积极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一名业内人士指出,搭上大众,江汽集团既能学习到先进的技术工艺、管理理念,还能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有了大众的加持,企业的新能源发展路径也将走得更稳

受益的不仅是企业,还有整个安徽的汽车工业。

根据协议,大众集团将授予合资公司4-5个大众集团品牌产品,预计2029年产量35-40万辆。同时,大众新能源汽车中国总部和基地也将落户合肥。上述人士表示,这对于正由汽车大省迈向汽车强省,并全力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及电动出行新高地的安徽来讲,意义非凡。从这个角度来看,合作是既追求体量强调质量

推动省属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实现做大做强,是安徽省国资委一直在做的事情。

钢材切割时,四溅的火星犹如一幅画。图为马钢H型钢生产线。人民网 王晓飞摄

 

走强强联合之路的,还有曾经的省属企业马钢集团。2019年,中国宝武与马钢集团重组实施协议在合肥签署,安徽省国资委向中国宝武划转其持有的马钢集团51%股权。由此,马钢集团由省属国企升格为央企的重要成员。

改革的效果立竿见影。

一方面,经营业绩迈上新台阶,重组后的第2年,马钢的钢产量即首次突破2000万吨,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

另一方面,马钢非主业公司迎来发展新机遇。据马钢相关负责人介绍,重组后,宝武以上述公司为班底,成立数家一级子公司。如将原有的马钢重型公司与宝武在上海等地的资产合并,成立宝武重工。这样一来,这些公司的发展从原来的边缘走向中心

“‘十四五时期,我们会朝着优特钢领域领跑者的目标迈进。马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毅说,马钢将力争实现粗钢产量,营业收入、利润、人均产钢、人均收入五个翻番,在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助力中国宝武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

 

分拆上市新规出台后,铜陵有色宣布,拟分拆子公司铜冠铜箔至创业板上市。图为铜冠铜箔研发人员进行技术攻关。铜陵有色组宣部供图

 

拥抱资本,

埋头苦干抬头望路

 

几天前的528日,在创业板上市委召开的审议会议上,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过会。用不了多久,企业就会在A股闪亮登场。巧合的是,建研设计”IPO的保荐商,是同为安徽省属企业的国元证券。

如果把130余家安徽上市公司比作一个班级,那么省属皖企是班上当仁不让的优等生

2020年年报显示,归母净利润前3的上市皖企中,有2家是省属企业;营收排名前5的企业中,有4家省属企业,另外1家是马钢股份。此外,常年占据营收、净利润榜双第1”的海螺水泥还是省属企业。

这难道也是巧合吗?显然不是。所谓巧合的背后,是安徽以推进省属企业改制上市为抓手,大力实施国企改革的实践。以1993年皖能电力挂牌为原点,省属皖企掀起上市潮。一个意外的收获是:在它们的助攻下,安徽上市公司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市场人士曾这样评价:上市,让企业在市场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从原来一味地埋头苦干,到现在以抬头望路的姿态,探索更适合自身发展、更符合市场规律的路子。

 

而近年来,省属皖企在既有基础上,开启了在资本市场的新探索——整体上市,这既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的明确要求,也是改善治理、做大规模、提升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2015年,江汽集团整体上市,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7年,安徽建工在整体上市的同时,完成配套融资和员工持股;2018年,淮北矿业(股份)借道雷鸣科化实现整体上市……另据了解,眼下,安徽省国资委正积极推进淮南矿业集团整体上市事宜。

此外,对资本市场愈发熟悉的安徽省属企业,更加乐意成为新规则的尝鲜者

前年底,中国证监会发布分拆上市新规,第二年6月,铜陵有色即宣布,拟分拆子公司铜冠铜箔至创业板上市。其在公告中称:分拆有利于铜冠铜箔提升品牌知名度,并通过直接融资,为业务提供资金保障。

 

安徽省港航集团旗下的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人民网 张俊摄

 

扫清障碍,

做好加法算好减法

如果把强强联合、拥抱资本比作加法,那么安徽整合全省港航资源,成立安徽省港航集团,可以视作是一种减法

小散弱,是几年前业内对安徽港航资源的第一印象。2018年,随着安徽省港航集团的成立,过去省内各港口、航线各自为战的局面被彻底打破。

当年,我们仅用时3个多月,就基本完成全省港航资源的整合,实现了握指成拳安徽港航负责人表示,100多家相关公司现在成了一家人,原先的内耗,被眼下通力协作取而代之。

做减法的直接好处,是业绩年年上台阶2019年,实质性运营首年,安徽港航即实现整体扭亏为盈,生产经营多项指标创新高,船舶过闸量、港口吞吐量增幅在全国主要港口企业中位居第1。到了2020年,企业逆势上扬,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激增360%1120%

更具深远意义的是,整合提升了物流效率,降低了成本。据了解,整合后,合肥、淮河流域集装箱发至上海的成本分别降低8001000/箱。

算好减法账的,还有皖北煤电集团。

两年前,皖北煤电旗下淮化集团进入破产清算阶段。这是一家成立于1958年,曾在煤化工领域创造过佳绩的老国企,在册职工超过3000人。

“2015年前后,由于环保不达标、安全缺保障、机械设备老化、产品传统落后,淮化集团陷入连年亏损境地。皖北煤电总工程师、原淮化集团董事长傅崑岚介绍,到了2018年,淮化正式停产,不仅自身扭亏无望,还成为皖北煤电的沉重包袱

鉴于这种情况,2019年,安徽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果断决策,以先安置、后破产的方式对淮化进行破产清算。这一过程中,皖北煤电勇担社会责任,对职工安置进行兜底。当年9月,3000余名职工安置工作全部完成。掣肘皖北煤电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因素被扫除,企业从负重前行走向轻装上阵傅崑岚说。

 

改革,铸就辉煌。

在安徽省国资委的推动下,安徽省属企业改革成果累累:2020年实现营收9228亿元、利润总额86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营收和利润总额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中部领先,其中利润总额居全国第3位、中部第1位;海螺水泥、铜陵有色双双蝉联世界500强,并实现争先进位……

 

改革,永无止尽。

我们要把2021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确保年内完成三年总任务量的70%以上。安徽省国资委主任李中表示,今年,省国资委将进一步推动省属企业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着力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加速做大做强做优,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力争实现一跨两冲,即省属企业营业总收入跨越1万亿元,利润总额冲击1千亿元、资产总额冲击2万亿元。李中说。(记者 宫礼 陈浩 汪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