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量调整 海洋经济走高

时间: 2025-03-20 16:31:24信息来源: 普惠金融部

周四A股震荡调整,日内一波三折。截至收盘,沪指跌0.51%,收报3408.95点;深证成指跌0.91%,收报点10879.49点。沪深京三市成交额14769亿,较前一交易日缩量302亿。两市个股跌多涨少。

题材方面:减速器题材略强上涨延续,截止收盘上涨2.54%。工业母机,高端装备等人形机器人相关题材类表现较好;页岩气,可燃冰,航海装备,风电等深海科技概念相关题材走高;种业,bc电池,液冷服务器,固态电池,aigc概念,ip经济等题材有所调整。

减速器上涨2.54%,大叶股份,东利机械,纳川股份,纽泰格,青海华鼎,中马传动,襄阳轴承,南方精工,宁波东力,韶能股份,等涨超10%。

消息面上,国新办于3月20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表示,聚焦要素资源,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我们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政府成立了8只投资基金,规模达到千亿元,已经累计投出了140亿元,带动了社会资本投资约360亿元,搭建了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和重大应用场景。同时多途径解决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急迫需求,创新创业的生态和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今年我们将举办人形机器人的“一会一赛”,其中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下个月开跑。

深海科技相关题材可燃冰,海工装备,碳纤维,航运概念表现较好。2025年3月5日,深海科技首次被明确写入国家层面的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我国深海探索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重点。

 

来自上海海洋局消息称,上海将激发蓝色活力,做强现代海洋经济。大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创新发展高地。出台《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上海市海洋观测网规划(2025—2035年)》,印发《关于推动上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实施意见》。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对GDP的拉动作用达11.5%,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海洋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沿海地区通过海洋开发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广东、山东、福建等省份海洋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护,目标打造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提升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近期各地机器人产业支持政策及新款机器人产品密集发布,预计后续围绕机器人行业相关上下游企业仍将向纵深炒作。深海科技概念被写入国家层面的政府工作报告,具有战略性意义。当前该题材经历第一波情绪拉升后,后续有望进入实质性逻辑演绎。操作上建议优先关注产业转型新进机器人相关核心产业链的公司,以及深海经济相关具有核心逻辑的公司。(以上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