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A股低开后震荡调整,截至收盘,沪指跌0.1%,收报 3426.43点;深证成指跌0.32%,收报10979.05点。沪深京三市成交额15071亿,较前一交易日缩量573.63亿。两市个股跌多涨少。题材方面:减速器,地方银行,绿色电力,白色家电,饰品,等领涨;CPO,水产品,铜缆高速链接,pcb概念,光通信,种业,量子科技,存储芯片等表现不佳。
减速器上涨1.85%,双飞集团,通力科技,韶能股份,青海华鼎,宁波东力,金帝股份,南方精工,东安动力,襄阳轴承等涨超10%。
减速器是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零部件环节。在人形机器人的运动系统中,减速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像机器人的 “关节”,直接影响机器人的运动精度、扭矩输出和稳定性。
消息面上,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创新中心预告,即将发布里程碑式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格物”,构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智能体训练生态系统,并举办“格物具身智能仿真平台发布会”。另外,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放基金将发布。该基金将围绕平台技术、具身智能、数据集、训练场四大领域及细分主要研究方向设置开放基金课题,对课题基础性、原创性、应用前景和在影响加以综合评估,筛选部分优秀可落地的项目资助。
北京时间今日凌晨,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英伟达GTC 2025上发表主题演讲时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功能模型lsaac GR00TN1。黄仁勋高度评价机器人市场的潜力,称它“很可能是最大的产业。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与谷歌的DeepMind和迪士尼在合作开发机器人模拟用的开源、可扩展物理引擎,名为Newton,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完成开发。英伟达称,Newton旨在推动机器人的学习和发展。
2025年作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行业正处于百家争鸣的高景气周期,需求将倍数级增长,智元机器人、越疆机器人、优必选科技、开普勒等本体厂商发布产品更新,后续各个主机厂商的产品更新与发布仍将为板块带来持续催化。
近期A股市场呈现持续缩量震荡分化走势,一方面是量能水平持续萎缩至1.5万亿水平;另一方面是股指分化,作为此轮行情的风向标之一的科创50指数即3月13日之后第二次尾盘收在短期均线之下,而沪指则在以银行为首的部分蓝筹的推动下刷新阶段性高点。缩量分化意味着短期资金情绪的收敛,多看少动或将是年报、季报密集期将至较优的策略。操作上,近期各地机器人产业支持政策及新款机器人产品密集发布,预计后续资金仍将围绕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上下游企业纵深挖掘。(以上观点仅供参考)